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北京市西单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一样的童年 一样的快乐——融合教育铺宽“耳蜗宝宝”成长路


时间:2022-03-03 19:03:49  来源:  作者:

刚过完5岁生日的小恒(化名),与27名健全孩童共同学习、生活、玩耍已有几个月时间。在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推动下,越来越多“耳蜗宝宝”在同一片蓝天下聆听精彩未来。

融合教育,是指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和健全儿童在相同的环境中共处,同时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方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主任王庭照认为,学前融合是融合教育的开端也是基础,最大程度为听障儿童提供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空间。

小恒就读的西安市莲湖区爱儿堡幼儿园,全园198名孩子中有38名听障儿童。园长王艳军告诉记者,这家幼儿园在莲湖区听障康复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得到当地残联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十年多来已经帮助近1000名儿童重建听力,其中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很多走上了在普通中小学就读的成长路。


9名听障儿童正与健全儿童一同上课。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小恒的母亲岳红艳是位陪读妈妈,带孩子从甘肃庆阳来西安康复已经一年多。她告诉记者,由于小恒确诊耳聋的时间比较晚,采取的干预滞后,人工耳蜗直到快4岁时才用。

岳红艳说:“去年10月份送他来这家幼儿园接受融合教育,虽然过来还不到半年,但他现在遇到人会看着对方的眼睛问好,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进步。”

教育部国培专家、陕西开放大学学前师范学院教授苏晓芬表示,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5岁以前,一旦错过则终身难以弥补。

“融合教育能够在关键期给孩子提供有益的环境。”苏晓芬说,融合的环境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让听障儿童进入普通班,而是融入普通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这里有良好的伙伴关系,丰富的语言和活动刺激,有效积极的互动与回应,让孩子在健康平等的群体中获得发展。”


一名融合教育听障儿童正接受感统失调的矫正训练。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王艳军的女儿就是一名听力残疾人,她清楚作为家长其实只想要孩子有平等乐享童年的权利。平时在班里,她要求老师别把注意力太过放在特殊儿童身上,这让“耳蜗宝宝”们并没有形成小圈子,而是与大集体打成一片,还能主动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提拿音响话筒等。

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作为推广学前融合教育较早的中西部城市,西安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出现听障儿童的身影,尽管有的只安排了一两个名额,但也是良好的示范和开端。

“融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苏晓芬说,这一理念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让听障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就是为特殊的生命形态创造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北京市西单
Copyright © 北京乐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