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北京市西单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时间:2019-09-30 09:00:27  来源:  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成绩,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70年的参与者、见证者,对此深有感触。在日前举行的《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袁振国、翟博、杨银付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出版座谈会上,顾明远教授称赞这本书是“讲好我们中国教育故事的一部好作品”。

《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一书以翔实的数据、图表、案例,客观反映了过去70年中国在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为全球读者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就提供了一个范本,为全球教育研究者借鉴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专家观点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过去教育界的话语权基本在西方手里,教育研究方面的很多话语基本是西方的话语。《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真正把中国的经验介绍给世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来讲,都有很重要的价值。进一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关键,希望在中国教育公平上的探索能够继续深入,续写新的成就和新的辉煌。

李连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兼副秘书长):

教育公平是新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现在总讲“不忘初心”,中国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就是教育公平。我觉得,对中国教育作出最大贡献的就是我们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个人认为教育公平的担子不是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了。读了这本书,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我们要更加着力地研究教育公平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加大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这本书不仅讲了我们通常会讲的性别、种族、地区、人群等各种教育类型的教育公平,还专门讲到了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即教室内的教育公平。其实,微观的教育公平对孩子的个体成长有时候是更加重要的。这本书不仅体现了我们在教育领域的自信,也体现了我们在教育领域的自省。这本书把自信和自省结合起来,在讲成就的同时也讲了很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很多我们接下去要做的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这本书的出版,我觉得它的意义在于再次让大家把目光聚焦于公平,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历程。但是,教育公平的问题,除了公共政策以外,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深入探索的,所以,这本书不是一个句号。

主编答问

读书周刊:为什么选择教育公平这样一个主题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图书?

袁振国: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我们的主创团队通过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教育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教育公平的进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成就,也是对世界教育最大的贡献。

70年前,中国的整个经济社会非常贫弱,教育也处在一个极其落后的状态,当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5年。到改革开放时,我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3.5年。现在,则达到了10.6年。

读书周刊: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

袁振国: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显示,人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大约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1.5年到10.6年,若是发达国家,需要用150年到200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7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这个历程。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口众多,整体条件非常困难。我国有广大的农村、山区、牧区、岛屿、丛林地区。在这些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实现教育水平的极大提高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遇到的极大难题。

我记得刚到教育部的时候,开9个人口大国的教育研究会议,当时中国的很多指标都排在最后,我坐在会场上,心里非常不好受。但是,几年以后,9个人口大国的会不开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指标,中国都排到最前面了。这个变化是非常深刻和了不起的。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艰苦卓绝的。为了提高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为了提高中国教育公平的水平,我们的政府、百姓、社会方方面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里面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从教育学者的角度来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同时,推动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的继续发展。

读书周刊:请您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袁振国:书的第一部分对中国教育公平的基本模式、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做了全景式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对教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育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部分关注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对我们不断抬高教育公平的底部以提升教育公平整体水平做了重点描述。其中包括我们对提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落后地区以及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殊儿童等弱势人群的教育公平水平所付出的努力。第四部分,我们特别就高考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学校内部推动教育公平进程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可以说,这本书既是对中国教育公平成就的全面回顾、经验总结,也是对继续推进教育公平的展望。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应该对人类的文明、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所以,这本书也是在全世界教育事业的背景下来讨论中国教育的成就、中国的教育公平。

读书周刊: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但它又是作用于人的,所以又是一个有温度的概念。在运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故事方面,这本书做了哪些努力?

袁振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教育公平模式,这里面有很多值得介绍的经验和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讲述中国的故事、介绍中国的经验来对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公平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另一方面,我们在书中力求体现时代性,体现时代变化中的教育进程,在时代背景下讲中国教育的故事。我们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来讲述中国教育的故事,如与其他人口大国比较,与世界教育进程比较,力求在国际语境下凸显中国话语。

读书周刊:如果这本书有续集的话,您觉得下一本最重要的着力点在哪里?

袁振国: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实际上,现在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概括性表述就是更加公平、更加高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白手起家,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个基本过程可以说反映了我们国家从满足学额,让每个人有学上到上好学,特别是优质资源配置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过程。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就是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那么,在这个新的阶段、新的时期,它的矛盾跟我们整个国家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致的,就是更高需求和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鲜明了。所以,会有很多新的现象、新的表现、新的问题。下一步,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发展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会越来越变得不确定,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新的技术、新的教育形态等会出现很多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情况,尤其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后,教育公平新阶段可能是因材施教,而信息化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为因材施教提供真正的可能性——在这个背景下,讨论制定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法规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我们充满期待。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北京市西单
Copyright © 北京乐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111111号